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2-3-28
“佝僂門”不僅導致了一款產品的下架,而且還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蝴蝶效應”,一批打著“保健品”旗號的嬰幼兒食品悄悄從超市的貨架上消失了。
關于保健品的管理,一直是我國的老大難問題,上世紀90年代及21世紀初,富裕起來的中國人民在滿足溫飽需求后,更多的渴望精神上的富足與體質上、健康上的進一步提升。
保健品功效被無限放大 營養補充劑變身“神藥”
目前,衛生部受理的保健品功效審批共有27類,涉及免疫調節,抗衰老,調節血脂,改善骨質等諸多方面,同時,根據衛生部對“保健食品”的定義,保健食品系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為目的的食品。所以欲申報保健食品的產品,必須具有三種屬性:食品屬性;功能屬性,具有特定的功能;非藥品屬性。
除了以上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可以申報保健食品外,營養素類產品也納入了保健食品的管理范疇,稱為營養素補充劑,如以維生素、礦物質為主要原料的產品,以補充人體營養素為目的食品,可以用以申報保健食品。
但在市場銷售中,銷售人員的推廣中,虛假宣傳,夸大療效,聲稱具有“藥品都沒有的保健治療作用”,混淆保健與治療之間概念的做法, 比比皆是,近年來,人參、雪蓮、鹿茸、熊膽等產品價格暴漲,與他們被神話的保健藥房設備功能不無關系。而眾多披上了高科技外衣的“分子產品”,更讓不少消費者上當受騙。
中國2015年保健品市場5000億 消費者信心成關鍵
中國醫保商會副會長孟冬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5年,我國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保健品市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0億,而如何嚴格規范管理保健食品,提高人民生活質量,開發這一巨大市場,消費者信心將是關鍵。
專家坦承,在目前的保健品市場,魚目混珠,假冒批文,夸大療效等現象,極大的擾亂了市場,傷害了消費者的感情,部分產品更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杜絕假冒偽劣保健食品,需要監管部門、專家學者和普通百姓的共同努力,慧眼識珠,將劣質產品驅逐出保健品市場,保護消費者身體健康。
本文摘自39健康網,上海藥房設備網整理發布,歡迎閱讀轉載:http://www.shshiye.com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