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2-11-28
如何讓國內醫用設備企業跑的更健壯
校企合作才是解決之道
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底,我國醫用設備相關制造企業數量超過14000家,其中99%為民營企業,但是目前國產藥房設備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卻不足1/3。
比照國際醫療器械市場,我國醫療器械產業還存在巨大發展空間。在發達國家,與健康產業相關的產值占GDP的8%—15%,而我國僅占2%不到;在器械與藥品的市場占比方面,發達國家約為1∶1,我國為1∶3,器械占比不足;醫療器械在全球醫藥市場的份額方面,美日歐達72%,我國民族工業產品僅占3%。
專家認為,醫用家具做不大,其市場存在著兩大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國內企業做研發常常是短期行為,看到市場什么產品做得好,就想立刻去仿,他們習慣在仿制中創新。但是,想要有所突破,想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有原創的技術。另一個方面,國內院校的技術和研發具有前瞻性,卻無力面對產業化等一系列的問題。
“醫療家具的研發應該在企業和院校、科研院所還有醫院之間共同操作完成”,專家說,“在研發上,院校有經驗,在生產、注冊、銷售等方面,企業有經驗。校企合作開發,產品就一定能得到轉化,這大大提高了研發經費的使用效率。在發達國家,整個研發平臺前移,更偏重醫院層面的操作,企業只是一個生產機構而已。”
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
國家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于2009年6月,是為了整合我國醫療器械領域優勢創新資源,集聚技術、人才、資金、信息等創新要素,高效推進醫療器械領域的關鍵技術,整體推動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創新聯盟成立兩年多來,協助科技部組織了約30個課題,涉及經費2億多元。創新聯盟的成員主要包括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生產企業以及醫院,也就是說它是由研發單位、企業、用戶三方共同成立的。
科研投入整體不足---創新還需政策支持
醫院家具行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型的高技術產業,但是國內醫療器械產業科技研發投入平均只占企業銷售額的3%,發達國家已達11%以上。
對于創新產品的產業化,姜峰指出政府雖然有給予企業以資助,但是在產品注冊、上市、采購方面仍然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也就是說,對于整個創新鏈的支持力度不夠。實際上,對于需長時間投入的新產品研發來說,目前政府的項目資助是不夠的,還需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的扶持,最終要調用社會資本。他呼吁,各部委給予醫療器械產業一個配套的政策,形成有利創新的大環境,讓企業有積極性。
他解釋說,“以采購為例,目前很多招標都僅限于進口產品、合資產品,因為醫院對于民族企業的創新產品心存疑慮。按理說,如果參數一樣,進口設備和國產設備的應用比重應該是同等對待,但是,從醫院和醫生的使用習慣來看,仍更偏重進口設備。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器械柜企業要想創新,可謂是步履維艱,不僅要面對仿制產品的競爭,更嚴峻的是,還要面對市場資源不足的現實。”
隨著醫改政策的實施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每年銷售收入的增長速度為25%—30%。對此,姜峰表示“增長很快,但投入不夠。如果除科技部之外的其他部委也能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這個行業會增長得更快。”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