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3-1-16
近兩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以25%的速度不斷增長,遠遠超過國際醫療器械市場7%的增速,對比醫療器械與醫藥產品1:6的產出比與國際市場1:1的產出比后可看出,中國市場的潛力十分可觀,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潛力”會有相當一部分“花落”海外企業,國內企業的制約不光來自于制造技術實力,還受制于長期的“市場換技術”模式在國內市場留下的諸多后遺癥。
我國高端醫用家具發展起步晚、研發能力弱,國產醫療器械整體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尚有差距,但在部分領域國產醫療器械產品已經達到世界水平,然而,由于醫療機構長期偏重于使用進口設備,再加上招標監管不嚴等原因,部分國產高端醫療器械遭受歧視,難以拓展國內市場。
醫院是醫療器械產品的使用大戶,而國內現行的醫院評級、審批中將醫院的進口設備數量單列為一項,以此作為對醫院等級的考察項目之一,這一“霸王條款”直接打壓國內優秀制造企業的發展空間,“有價無市,有技也無市”的情況突出,如果說我國本土制造業不得不忍受優質進口產品的侵蝕,則不合理的制度是我國市場在作繭自縛,不合理制度還體現在醫院可以打折消費昂貴的進口產品。
醫院購買的醫療器械屬于醫保報銷范圍,進口產品是醫保報銷的重點項目,而進口產品的高回扣也不再是秘密,由此為進口產品滋生了“溫床”,甚至有少數醫院在器械采購書上點名全數采購進口產品,在技術尚不成熟、市場傾斜嚴重的情況下,國內醫療器械制造企業的經營狀況更為艱難。更讓人想不同的是醫院為了評級,基礎醫療家具也要進口產品,如ABS醫用推車、輸液椅、陪護椅、治療車、醫用病床等常用醫院家具,這些基礎醫用設備我們是出口大國,而我們的醫院只是為了評級,進口這些我們自身做的很好的產品,真是荒唐。
由此可見,我國對進口器械的盲目崇拜是阻擋國內企業繼續前進的阻礙,國內部分制造在多個器械制造上已經大有突出,應當從制度上進行改革,廢除進口器械在醫院評級中的“霸王條款”,增加國產器械的醫保報銷比率是推動國產品牌發展的助力。
我國的一批醫療家具企業已經相當有實力,產品受到國外的認可,可以和國外大型醫療企業抗衡,為什么我們自己的使用單位還有歧視自己的生產企業呢?為了市場的公平競爭,應盡快取消“霸王條款”。
。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