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3-2-5
我國目前能生產的“高端”產品,實際上是“高端中的低端”,但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舉措的落實,這種狀況正在被扭轉。
資深醫械專家陶篤純對此指出:“依賴度的下降和競爭力的增強是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而取得的,成績得來不易。然而,中國的醫療器械產業和相關政府部門應保持冷靜的頭腦和清醒的認識,明白我們主要的競爭對手是有100多年歷史、積累了極強實力的巨型跨國公司,要超過他們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持之以恒,努力走自主創新之路,才有可能爭取到光明的前景。”
依賴度降低
長期以來,國內高端醫療器械市場被外資企業壟斷,成為產業崛起的掣肘之痛。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與世界醫療器械市場的關聯度日益緊密,醫療器械對外貿易占世界醫療器械貿易的比重亦逐年上升。
目前國內有3~4家企業生產并供貨,由于性價比較高,所以表現出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原來生產較低檔次產品的企業,在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實力之后,也朝較高檔次發展,推出了自己的高檔產品,其質量和服務都達到較高水準,為市場接受,占有越來越高的市場份額。
而究其原因,陶篤純認為,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首先,我國醫械企業經過多年發展,無論在技術能力、經濟實力,還是在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積累和進步,具備了從低端向高端發展的能力。其次,隨著醫療市場的不斷擴大,對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的需求量也增多,特別是對性價比高、服務到位的國產產品有較大的需求;再次,政府對發展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企業從政府方面得到的支持越來越大。
高端中的低端
盡管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為中國醫械降低進口依賴度,以及應對國際市場的挑戰起著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業界專家指出,國產醫械在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方面仍不足以與外資企業相抗衡。
對此,中國醫用家具行業協會會長姜峰提醒:“特別是近年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產品附加值越來越高,而且跨國公司不僅將生產研發轉移到中國,還開始有針對性地基于中國市場進行二次開發,國內企業要看到這種轉變,必須進行重大改變。”盡管困難重重,但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舉措的落實,這種狀況正被扭轉,越來越多的創新企業開始涌現。
科技部就明確表示,要推進醫療器械企業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結構,扶持40~50家創新型高技術企業,并重點開發需求量大、應用面廣以及主要依賴進口的醫療設備和醫用材料,扶持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發展。這些措施無疑將刺激更多醫療器械企業提高在產業鏈上的競爭力。
資料提供:上海詩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生產銷售各類醫院家具,如擔架車、輸液椅、送藥車、治療車、搶救車、陪護椅、醫用病床等設備。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