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09-7-20
上海詩燁企業發展有限 2009.07.20 9:00
近日,從衛生部官方網站獲悉,我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已全面啟動,到2011年將總投資1000億元,主要用于基層醫療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設備購置。
此消息是在幾天前衛生部召開的醫療器械集中采購信息發布會上,該部規劃財務司司長趙自林對外透露的。
他指出,該規劃將支持建設全國約2000所縣醫院、5000所中心衛生院和2400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全國每個縣至少有一所縣級醫院和若干所中心鄉鎮衛生院基本達到標準化水平。
“在新醫改的環境下,國家著力建設基層醫療機構,這對于改善基層的醫療條件無疑是個福音,希望能借此東風加快基層醫療設備的更新換代。”業內人士如是說。當然,此言背后,則是對基層醫療市場的無限期待。
杯水車薪?
從多方了解到,我國優勢醫療資源(包括業務用房和基本設備配置)一般都集中在城市醫院中,而基層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普遍存在著業務用房不足、醫療設備老化或欠缺的問題。
“隨著新醫改的逐漸深入,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將迅速鋪開,結合當前我國基層醫療的實際,1000億元的投資將會直接刺激其消費需求。毋庸置疑,它必將帶動基層醫療市場的迅速擴容。”一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告訴記者,低端醫療器械也將因此受益。
據悉,衛生部此前發布的《縣醫院等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指導意見》指出,縣級醫院要求配備X光機、超聲診斷儀等18類設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求配備心電圖機、B超等設備;鄉鎮衛生院需配備X光機等。
這意味著國家已把基層醫療設備建設放在了相當高度。“無論是政策傾斜還是財政投入,這都大大拉動相關設備的需求量。”在北京萬東醫療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做過多年戰略發展研究的徐海明告訴記者。不過,他同時指出,市場的擴容定會招來國內外企業蜂擁而至,一場基層爭奪戰也將悄然開演。
對此,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斌頗為贊同。在采訪中,他對這次國家投資表現的較為淡然。“中國基層醫療建設非常的龐大,點多面廣,每年國家的投入都在增加,但由于去向的分散決定了真正能到達單個醫療機構的投資額就相當有限。”
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對于國內薄弱的基層醫療現狀,1000億元也不過是“杯水車薪”。資金缺口與政府投入的不足,折射出我國基層醫療建設的巨大難題。
隨后,記者又采訪了多家醫療設備生產企業,他們對基層市場卻是信心十足。“這是一塊大蛋糕,未來基層醫療市場擴容必然會帶來醫療設備的大繁榮。這從近日來X光機等醫療器械股的連續漲停即可窺其一二。”
企業考驗
隨著基層醫療市場需求的逐漸被喚醒,設備配置升級,醫院達標改建,必將會帶來基層醫療市場的繁榮。對于搶灘基層醫療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前景可期,前路漫漫。
“在對基層進行系統地市場調研時,看到國內許多社區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的現狀,確實令人心情很復雜。”徐海明語氣稍顯沉重地說,“以陜西、山西為例,許多縣級以下的醫療機構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有的甚至連業務用房都沒有,醫療設備匱乏陳舊,更不用說配備心電圖機等基本的醫療設備,而且現有的設備都已是十多年的"老古董"。”
徐海明說,僅從醫療設備更新的角度來講,基層市場太誘人,加上各級政府的扶持,“錢”途一片光明。“不過,從總量上來講,基層醫療建設是一個無底洞,僅依靠財政資金是遠遠不夠的,未來的市場運作將迎來大考。”
西門子邁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總裁薛敏博士亦認為,在新醫改的大趨勢下,基層醫療市場讓人充滿期待。“隨著高端市場日趨飽和,利潤空間逐漸扁平,在低端市場巨大的誘惑下,開發基層市場是大勢所趨。”
不過,薛敏坦言,開發基層市場不是走高端路線為主的企業的長處,在銷售渠道建設上將會遇到很多困難。
目前國內醫療器械企業有近萬家,其中80%是中小型企業,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并非每個企業都可以從中受惠,企業在產品設計、市場研究、售后服務等方面要下足功夫。”王斌認為,從目前我國的實際來看,產品的技術創新仍然是本土企業致命的軟肋。
“當前,我國的基層醫療機構建設還有很長路要走。需進一步加大政府的投資比例,并根據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需要,加強普及型醫療器械的生產。另外,面對市場的不確定等,都需要企業花更多的時間去摸索、創新。”徐海明表示。
來源:上海醫療器械行業協會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